人文学院思政部思想政治理论课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课程类别:公共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时:8学时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一、教学目的
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同时,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加强道德和法律修养,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
二、设计思路
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一些实践教学内容,做到以小组活动为主,以个人实践活动为辅,结合地方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实践教学成为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完成形式
本学期实践教学共计3学时,本大纲给出5个实践项目,每个学生选择参与2项。可以小组实施,也可以个人独立完成,由任课老师根据具体内容布置安排,最后并由任课老师给予评定分数。
实践项目一
【实践主题】共话“我的大学生活”
【实践目的与要求】围绕制订大学生活规划,促进新老生之间的交往,加强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帮助大学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三年成才成长的目标和途径。
【实践方式】个人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实践步骤】
1.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规划“我的大学生活”,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大学生活规划”。
2.开展大学生活规划交流活动,课堂发言,或在小组开展交流并作好记录。
【实践学时】1学时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大学生活规划”和小组交流的记录综合评定平时成绩。
【提交材料】学生“大学生活规划”、小组交流的记录以及其他相关真实材料。
【时间安排】第四周开始。
实践项目二
【实践主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实践目的与要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旨在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和继承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理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起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发学习的理想和抱负。
【实践方式】小组完成
【实践步骤】
1.学生收集革命烈士陵园有关资料。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参观或由老师组织带队参观。
3.参观结束后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或拍照视频,内容包括活动主题、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启示或感受,重点是启示或感受。
【实践学时】3学时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小组收集整理的革命烈士陵园有关资料和学生提交的心得体会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提交材料】小组收集整理的革命烈士陵园有关资料、心得体会、活动照片以及其他相关真实材料。
【时间安排】第五周开始,第十一周提交。
实践项目三
【实践主题】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或养成一个良好习惯
【实践目的与要求】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约束和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实践方式】个人独立完成
【实践步骤】
判断和分析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出改正不良习惯和保持良好习惯的报告,写一篇心得体会。
【实践学时】2学时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和提交的心得体会给出成绩。
【提交材料】心得体会以及其他相关真实材料。
【时间安排】第五周开始,第十四周提交。
实践项目四
【实践主题】公益活动
【实践目的与要求】德行贵在由知而行,行才是关键,参与公益活动就是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让大学生在行动中进行德性内化,在实践中成长。
【实践方式】小组完成
【实践步骤】
1.小组确定公益活动形式,如献爱心、做义工、慰问鳏寡孤独、公益劳动等,制定活动方案。
2.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实施。
3.活动结束后每人撰写一篇《公益活动心得》,内容包括公益活动主题、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启示或感受,重点是启示或感受。
【实践学时】3学时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小组提交的活动方案、提交的心得体会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提交材料】公益活动方案、心得体会、本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照片2-3幅以及其他相关真实材料。
【时间安排】第六周开始,第十三周提交。
实践项目五
【实践主题】结合课程主题进行的实践作业展示
【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布置相关作业,以PPT、辩论、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实践方式】小组完成
【实践步骤】
1.任课老师围绕课程确定相关主题布置实践作业,说明相关要求2.任务小组完成作业,并在课堂分组展示作业,并进行简单解说,任课老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实践学时】2学时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相关作业完成情况、提交的心得体会及其他相关材料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提交材料】作业、心得体会、活动照片以及其他相关真实材料。
【时间安排】第七周开始,第十二周提交。
四.教学要求
1.任课老师在实践教学大纲的原则指导下,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及各教学专业班级的个性差异,灵活安排。
2.写心得体会或观后感不得少于800字,用A4纸张写作,采用统一封面,不得打印。
3.调查报告的要求: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对调查情况的考察、分析;有自己的结论;字数不得低于2000字,采用统一封面,不得打印。
4.收集整理的材料必须装订成册。
5.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以作弊论处,记零分。
五.成绩考核
1.淡化过程管理,实行目标管理。所有的项目以最后形成的文字材料作为评判成绩的依据。
2.本课程的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平时成绩(3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成绩(30%)和期末开卷考试(理论考核40%)成绩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