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准则》和《条例》
11月12日,学校在机场路校区综合教学楼101会议室召开了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党(总)支部书记、纪检委员、全体副处以上干部以及党办、纪检监察处、工会、团委全体人员参加了学习会。会议由学校党委林青山副书记主持。
会上,林青山副书记就《准则》和《条例》的主要内容、新亮点作了详细解读,强调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作风建设、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体现了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准则》紧扣廉洁自律,坚持正面倡导,是高线,《条例》把纪律挺在前面,列出负面清单,是底线,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党委莫佳胜书记在会上指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准则》和《条例》作为当前重点任务抓好、抓实。一是学深学透。党办、纪检监察处要抓好两部党内法规学习的有关工作,及时传达上级关于《准则》和《条例》的政策解读和工作部署;各党(总)支部要把学习贯彻两部党内法规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民主生活会和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理解“四个必须”、“八条规范”、“六大纪律”等新要求、新亮点,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二是学以致用。要以贯彻落实两部党内法规为强大动力,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推进党规党纪落到实处。
目前,学校各党(总)支部认真制定了具体的学习宣贯方案,通过开办专栏,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会等形式,不断深化对《准则》和《条例》的宣传教育,掀起了贯彻执行的学习热潮。
学校召开中高职衔接问题研究会议
11月5日,学校在机场路校区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中高职衔接问题研究专题会议。学校黄永宁副校长、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民航经营管理学院、航空港管理学院等相关部门领导和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梁智生副处长主持。
梁智生副处长在会上指出,我校对口中职学校2014年录取的三二分段试点专业学生将于2016年5-6月期间面临转段考核,我们将会同中职学校组织转段考核,转段招生考试是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必经之路,招生考试制度的合理性是保证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民航经营管理学院罗闻泉副院长提出:“知识+技能”的单独招生考试方式,理论考核尝试由我校与合作中职校联合命题,并逐步建立题库的设想。航空港管理学院党总支徐佩安书记则根据专业需求,提出了“理论+面试”的考核方式。
学校黄永宁副校长在总结中强调,中高职衔接不是中职和高职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学制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全新、系统的教育体系,需要方方面面要素的有机组合,需要一种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来支撑。两者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存在着诸如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层次性等共同特点,但也存在着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程度上不同的差异。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出高层次性、高技能性,强调培养一线应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要有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为做好2016年的转段考试前期铺垫工作,学校将走访对口中职学校开展调研,并就培养目标、招生考试、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协商。
下一阶段,学校将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以中高职衔接为契机,找出不足,迎难而上,大力实施基于行业标准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构建现代民航职教体系做出有益探索,推进现代民航职教体系构建的进程。
我校教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投入试运行
近日,由我校高教所牵头编写功能需求,信息中心、计财处协助,广州联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的教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经费系统)已经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已经有5个项目通过了该系统进行报账。已使用的用户反映该系统运行良好,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新,达到预期的功能目标,能满足需求。
该系统旨在加强我校教科研项目台账的建立及管理,预防项目资金沉淀,方便对项目经费的有效管理。高教所在接到学校党委的工作任务后,立即会同计财处、信息中心和联奕公司召开了动员会和工作布置会,对该系统设计进行详细的分工。高教所暑假期间就不断与联奕公司技术员进行联系沟通,督促该系统开发的进度。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该系统的开发,并通过调试、修改、功能完善等过程,于10月16日在信息中心服务器上进行系统部署。10月26日,完成了对历年来488个项目数据信息与剩余经费的导入和2015年新立项的42个项目的登记录入,现该系统的项目数量达530项,总监管科研经费1029.94万元,已用经费742.65万元。
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一是项目报账可通过网络提交报账申请,发票信息保存在系统上,科研部门可通过网络进行预审核。二是财务人员审核确认后资金实时在系统中扣除,项目负责人可随时查询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三是具有查询统计功能,可按年度、部门、项目类型等进行查询统计。四是增加报账环节提醒功能,时刻提醒报账所处的环节。系统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点为:一是突出“廉政思想”,每一笔报账都做到了公开透明,发票电子文档有系统备份,随时随地可查询每笔报账的情况。二是体现以人为本,节省了项目负责人、财务人员、科研主管人员的报销时间,通过网络审核、报账打印统计及科学统计功能,报销审核环节前移,减少项目负责人报账来回奔波、财务人员报账抄写及多次核算和科研管理人员人工统计。
今后,针对该系统在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还需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希望通过试运行之后,可以使该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便捷,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我校省高职教改立项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11月24日,由高教所组织的我校2015年广东省项目结题评审会在机场路校区综合教学楼101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高教所刘铭光所长主持,出席会议的评审专家有来自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及我校等七位资深行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研究及其成果的汇报,审阅了项目结题报告等相关资料,经过提问、答疑、讨论等环节,三个项目均获得专家组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评审。
本次验收的项目为2012年度我校立项的省高职教改项目,分别为林列书副教授主持的《高职院校国际化战略研究——以飞机维修专业为例》、郑玲教授主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分制下多层次教学质量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及曾会华老师主持的《基于行业标准“学分学徒制”的探索与研究》。其中,林列书副教授主持的项目是研究融入行业国际标准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飞机维修专业国际化的培养模式,推动师资队伍国际化交流,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国际化发展的方向,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郑玲教授主持的项目创新基于学分累积的学员终身教育机制,开发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部分课程,为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行业院校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曾会华老师主持的项目基于行业标准的要求,将学分制与学徒制两者结合起来,探索飞机维修专业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民航业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专家们给评审项目“把脉问诊,赠送良方”,在肯定项目研究成果的同时,对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专家们一致认为,课题组应加强理论研究,注重总结提炼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研究办学模式时应注重理论的创新。特别是行业企业专家对我校学徒与师傅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探讨,指出应深化学徒制改革,发挥企业师傅在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等颇有建设性的意见。
通过召开本次评审会,为项目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对进一步推动我校教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 片 新 闻
11月27日,工会机关分会第二届运动会在我校机场路校区篮球场举行,5支教工代表队共56名教职工参加了比赛。比赛设立投篮、跳绳、实心球、立定跳等四个个人项目和一个集体项目进行。通过本次运动会,既锻炼了身体,娱乐了身心,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麦晓璋/陈群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