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德师风是一种职业道德及其行为风范的表现。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内化为对学生及周围的人们产生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本期特刊登我校民航经营管理学院任科老师——《昨天,今天,明天》和人文社科学院梁肇群老师——《我身边的师德师风》作品,敬请关注。
昨天,今天,明天
民航经营管理学院 任 科
2015年的夏天,羊城的天气一如既往的炙热,而这炙热的夏天对我而言,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他见证了我职业生涯的扬帆、起航,更向我诠释了辅导员新兵“告别昨天,准备今天,规划明天”的内涵之所在。
(一)告别昨天,实现“三个转变”
人的成长是一部变与不变的动态发展史。倘若要不为时代所抛弃,就必须与时俱进,正确定位,及时作出改变。而作为一名辅导员新兵,如果要在自身岗位上立足,就必须立足新常态,有所转变。
正确转变心态。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在辅导员的发展道路上,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及时转变身份。及时调整学生时期被管理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心理意义非凡。而转变的关键在于拥有转变意识。合理转变关系。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辅导员在与学生相处时,须秉持师生关系。与同事相处时,须虚心求教。与领导相处时,须定好位,办好事。服从安排,听指挥,是辅导员必须把握的一层关系。
(二)准备今天,把握“四个认识”
认识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个人、国家、社会的发展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息息相关。新时期的辅导员,若要快速融入学校,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从今天做起,把握“四个认识”,及时更新知识库,拓宽知识的广度。
认识新对象。95后的大学生年轻、活跃、开放。但部分大学生存在受挫能力差、自理能力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必须合理的认识教育对象、认识新身份。如何打破师生间存在的关系壁垒,上升到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关系层面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认识新环境。可以从了解办学理念、把握培养模式、摸清学生情况、熟悉工作内容、准备突发预案等方面入手,认识新环境,不打无准备的仗。认识新常态。辅导员工作,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有其内在规律,必须顺应规律,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心态认识新常态,以新方法把握新常态,准备好辅导员工作的今天。
(三)规划明天,树立“五种观念”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充分的说明在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规划明天的重要性。为此,笔者从诸多优秀辅导员的经验中提炼出了提升自我所需具备的五种观念。
一是道德观。辅导员除了要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层面上作出表率,更应该在职业道德——师德上有所彰显。
二是学习观。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学习是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辅导员既要保持谦虚的心,又要保持好学的心。
三是合作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的就是一种合作。如何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上艺术的表演,就要求我们需学会合作,乐于合作。
四是安全观。高校中培养安全意识至关重要。一则要让安全警钟在学生心中常鸣;再者,辅导员也需切实保护好自身合法权利。
五是责任观。辅导员工作是个良心活。良心活换言之是一种责任意识。责任必须要承担,要把握好承担责任的境界,积极、享受性的承担责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我们若不能达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度,但可以拓展职业生涯的广度和深度;若不能成为职业领域的专家,但可以把握职业生涯的每一刻,成为人生赢家。告别昨天,准备今天,规划明天。挑战,一直在路上;道路,一直在心间。
我身边的师德师风
人文社科学院 梁肇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学校的灵魂。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外,还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做事。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有教无类、团结协作、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正是我们身边熟悉的师德师风。
一、曾祥耿老师的“教导无区别 严爱须相加”
曾祥耿老师是我校思政部最早的一位博士,也是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以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教法,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的称号。“教导无区别 严爱须相加”是曾老师的教学之道。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他在教导中做到“一视同仁”,不但认真教导聪明好学、举一反三的学生,还投入更多精力去启发和鼓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特别是对问题较多的学生,更是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挖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严爱渗透”是曾老师的又一法宝。身处学习环境较为自主的高校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心理发育等方面的缘故,还欠自觉地把控自我、塑造自我,也往往由于认识的肤浅、情感的波动、意志的薄弱、行为的随意等因素,常常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因此,曾老师抓住这些特点,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上严格管理,严加教育;遇到问题,深入学生,时时处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研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做到严得有理、严得有据、严得正确、严得服人。在要求从严的同时,又严中有爱,让学生在老师的真诚关爱中智慧得到启迪,心灵得到净化;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中奋发成才,做到“严”寓于“爱”中。
二、李雪婷老师的“爱的教育”
李雪婷老师是我校思政部的一名年轻的优秀教师。她在教学中体现“唯有爱的事业,才能搭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也唯有爱,才能温暖和鼓励学生的前行”的师德风范。她常说:爱首先是尊重,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课堂提问,她首先告诉学生:被我选中的同学可以有不回答的权利,只要说:“我还没有准备好”就行。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被尊重,也减轻了心理压力,更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掌握。上课时,有学生喜欢讲小话,有时还容易忘形;有学生喜欢偷偷玩手机,不小心还弄出很大的声响;被她看到,他们会面红耳赤,静等责骂。但她从不点名直接批评,只是对他们报以微笑。让学生内心的触动而自觉修正错误正是她爱的力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老师眼中的“差生”、“问题生”也不例外。2007年安排她在三亚教学基地任教时,有两个学生由于成绩差而自暴自弃,但他们体育都很好。一个在拳术方面有特长,另一个热爱篮球。有一次他们溜课跑到操场上去玩,她碰到后并不拆穿,而是和他们聊天,肯定他们的体育和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随后的课堂上,也不经意地从这些方面对他们加以赞赏。不久,发现他们旷课的记录越来越少,甚至在一门比较难以通过的专业课上,两个人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就是她爱的滋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部的全体老师们在今后将不断深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更新自我,推进教改,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师德建设大家谈
机务——田巨:新时期的民航教师,承载者“民航强国”的梦想,肩负着为中国民航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光荣使命。“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曾祥耿:师德奠基于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知识、默默奉献的精神等内涵,外显于自尊严谨敬业、成熟经验和崇高信誉、讲解辨析条理清晰并循序渐进、懂得深邃道理又能阐述明白透彻等方式,通向于“以身作则”示范模式、“修己安人”培养效果、“诲人不倦”乐道精神、“无隐无私”人文情怀等目标,是师魂之精要、师术之导向、师道之通途。
经管——陈玉莲: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该重视每一堂课,让学生掌握过硬的知识技能;爱每一位学生,做他们的知心姐姐;始终保持科研热情,钻研教学改革,持续保持与企业互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因为学高才能为师;施教育人,以身作则,感染影响学生,因为德高才能为范。正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来要求自己,做有担当敢担当的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
空港——马贞:一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激励、安抚了多少站在三尺讲台的教师中人。一年前我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了开学的第一次班会,我足足准备了一个假期——我要有足够的自信面对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和憧憬的双眼。这一年,我们一起参加军训、早读、早操、合唱、辩论、主题班会、荧光夜跑;这一年,我们一起哭过、笑过、努力过、失落过;这一年,我们一起看过赤坭的晨光、夕阳、晚霞、繁星还有雨后的彩虹。
机务——陈裕芹:持续安全作为民航强国三大战略之一,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给学生灌输持续安全的理念,以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因此,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老师更应具备工匠精神,这是飞机维修专业教师师德师风的具体内涵。我们只有秉持爱岗敬业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学生逐步成为合格机务的过程进行精雕细琢,才能培养出满足民航持续安全要求的机务人员。
空港——刘志刚:我认为,为人师表不仅体现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言行态度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专业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技能,更需要担当培养和提升学生遵守纪律、爱岗敬业等综合素质的责任,通过提高业务技能和教师自我道德修养,言传身教,培养和输送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
机务——王曦:教师职业道德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但其本质就是以爱为核心。师爱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纽带,只有真心实意的关爱学生,才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流动。教师既要心系学生,给予理解与尊重,又要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给予及时的指出和纠正。用爱这把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有智慧、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经管——杨茜: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工作,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高尚的师德是爱,是敬业,是精业。消除浮躁,让自己的胸怀如秋日晴空般纯净,怀着“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将更多爱的阳光撒向广大学生的心田。
空港——朱婷婷:对于每一个初入航院的青年教师来说,都可以从可敬的航院前辈身上汲取到教育的光和热,伴随着自我的成长和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梦和教育连在了一起,和可爱的学生们连在了一起。将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合一、将工作与快乐合一、将职业和事业合一,在“合”的氛围里,将航院教师的精神传承下去,将民航人的信念传承下去,传递师爱,传承师德,不忘初心,方能致远。
招生就业处——李航:对于我们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毕业后将会步入纷繁精彩的社会,能否尽快适应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创造未来,在学校的三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身为他们的老师,教和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工作和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在教也是在学,师生间真诚相处共同进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